[摘要] 曾经,中国的消费总额,买房占去一半,房地产业成为当之无愧的支柱行业;曾经,政策密集而至,房地产业首当其冲遭到管控,急转直下,让人谈房色变;如今,政策解禁,行业复苏,可是恐惧心理仍在,有众人趋往,也有忌惮重重。市场分化前行,房地产业在跌宕起伏中,活脱脱一幅起伏不定的心电图。
政策篇
三大方面政策变化影响楼市
在一系列新政出台之下,2015年的惠州楼市,终于在一片欢欣鼓舞中走到了年末。有专家说,持续的政策变化,是2015年惠州楼市收到的大红利,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点燃了刚需族的置业热情,进而推动了市场的去库存进程。记者在梳理各项政策时发现,降息、国家新政和惠州新政三大方面的政策变化,对惠州楼市的影响大。
5次降息后利率下调幅度达1.25%
2015年对房奴来说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在一年内可以连续5次收到“利息下调、月供减少”这样的好消息。从今年3月1日的首次降息,到10月24日霜降日的“双降”,央行总共5次下调贷款利率,记者了解到,在经过连续5次以0.25%的幅度降息之后,五年期以上的商业贷款基准利率已从年初的6.15%下降到了现在的4.9%,下调幅度达到1.25%。
以贷款100万元、20年还清、等额本息还款计算,按原来商业贷款6.15%的利率计算,总共将需支付约174万元利息,每月还贷7251元。而从2016年1月1日开始,新利率为4.9%,这笔房贷的总还款额将降至大约157万元,月均还款6544元。5次降息后,每个月可少还707元。
国家“3·30新政”具代表性
对于2015年国家在楼市方面的政策变化,惠州合纵联行副总经理张凡认为,楼市已逐步从限制买房,到放松限制,再到鼓励买房,而这里有个大背景,那就是中央需要楼市加速去库存,以保持整个市场的平稳健康。而在2015年中央的楼市新政中,具代表性的,就是今年3月30日出台的“3·30新政”,以及9月30日出台的“9·30新政”,其中,又以“3·30新政”具代表性。
在“3·30”新政中,中央规定,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购买二套房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而此前,这个比例不低于60%。此外,在住房公积金和二手房交易方面也有调整,用公积金购买首套房,低首付款比例下调为20%,个人转卖已购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的期限由目前的购房超过5年 (含5年)下调为超过2年(含2年)。而在“9·30新政”中则下调了首套房的支付比例,非限购城市(即四大一线以外城市)首套房首付比由30%降至25%。
惠州公积金新政可大幅减轻市民入市压力
所谓的“惠州新政”,是2015年惠州市有关部门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所推出的一系列全新政策规定的统称,它主要包含新版购房合同在年初启用、公积金新政出台、“商转公”在年底全面铺开等。其中,今年惠州多次在公积金方面进行政策调整,被普遍认为对市场的影响大。
首次的重大调整是在今年4月,当时政策规定,自5月1日起,首套房已结清购房贷款(含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第二套房若申请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由5成降至3成;二套房为二手房的,首付比例由5成降为4成。如果算一笔账,以二套房为140平方米单价7500元/平方米为例,总房款为105万元,若按原政策,公积金贷款首付为5成即需拿出52.5万元,而按新政策,首付降至3成为31.5万元,可比原来少21万元的压力。
此外,在下半年,惠州公积金贷款政策再次调整,在新修订的《惠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办法》中,在正式实施后,惠州职工只要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便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
应该说,在2015年出台的一系列楼市新政中,每一项对市场都会带来一定影响,而且多数都具有积极意义。而根据记者近一年来的采访体会,综合各位受访者的心声,要说影响大的两个政策,所获投票多的,还是“3·30新政”,以及连续5次的降息,这二者的支持率可谓不分伯仲。
多位受访者表示,“3·30新政”的大意义在于,中央释放了一种放宽限制的信号,奠定了政策的基调,原先那种被严格限制的精神压力,似乎一下就消失了。因为在此前,购买二套房首付至少须6成的规定,对不少换房族来说都是前方的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而新政出台后,大山被削平一大半,换房族信心大振,这对整个楼市是极大利好。
而对于连续的降息,关键的意义当然就是物质上的减负。有位受访的市民就表示:“原先每个月可能要供3000元,现在只需要2500元,这是明显减轻了负担。”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