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惠州房产啊林>  正文

手机看新闻

CDS护航:三家民营房企被允许发债

惠州房产啊林2022-05-20 09:00:00

本文是专栏第364篇文章。

楼市开始从“救市”向“救房企”转向。

时不我待,今年前四个月各地几番救市动作之后,楼市不出意外的话估计是出意外了,一切并没有跟着政策导向发生变化。

4月份社融、信贷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双双腰斩,分别为0.91万亿和0.65万亿;

一季度GDP4.8%增速,全年保5.5%就是保就业的大目标不能妥协;

百强房企中无论是前排的还是后排的,销售额大降45~55%之间,而6月份是今年第二波房企偿债高峰。目前新增躺平的选手包括浓眉大眼的某创,昔日白衣骑士、并购之王,美元债直接展期失败。

眼下显然没有办法把楼市和开发商的困境分开来看待,乃至无法把经济走势跟楼市分开,这种令人难以启齿的现象堆叠了预期、市场信用的双重缺失。于是恢复信用和现金流成了一道选择题。然后有了三家房企被监管机构选出来作为种子选手趟路——重归发债。

龙湖、碧桂园、美的置业分列房企前三十强的三个段位,都是民企,善待你一生的改善产品佼佼者、三四五线城市高周转之王、实业家电母公司背景的地产板块,分别是以上三家房企的基本底色。

要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及时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央行)

2020年底到贯穿2021年的“三道红线”和房地产信贷集中度管理,彻底震颤了楼市,某大从保交房到保交车,不停的大干三个月,如今三月又三月,其他没车可造的房企还在面临销售回款的杯水车薪。此时的标杆示范效应十分重要,三家民营房企不但被允许发债,发债机构同步推出CDS(信用违约互换)工具作为信用担保,这就有意思了。

CDS,信用违约互换,又被译为信用违约掉期,一听这种违和感的名字就知道这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它本质上类似于一种保险,就是发债的机构因为要加杠杆,而市场担心你加完杠杆贷款有偿债风险,所以发债机构就去找金融机构(私募、投行等)买这样一份保险,如果发行的债务违约,卖出CDS的金融机构在一定范围内赔偿损失。

买CDS需要按期付保费,如果没有违约,则卖出机构就白赚保费,但由于这种发债动辄数亿数十亿,一旦违约风险损失不抵,因此保费也不便宜,收个发债额的5%也不多。同时CDS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因为保费是按年收取,并非一次性拿回来,然后发行CDS的机构其实可以把这类产品(一种应收款的承保业务)打包卖出去;也的确有机构愿意买,比如你一笔CDS业务收入3个亿,但是要分2~3年收回,我一次性付款给你买下,只付2个亿。这就形成了一个再次流动的交易市场。

2、因为这项衍生品的发明,市场上的投资人会习惯于要求杠杆率很高的企业(例如房企、对冲基金)在发债的时候同时发CDS来作为信用担保,这就倒逼发债企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升高(因为还要付保费)。当然理论上这种成本可以通过市场化定价来浮动。

3、CDS被用于对赌的工具,例如赌你发债的会违约,反向做空,或者赌你的保费(不会违约)等等,进而跟其他金融衍生品组合成更加复杂的交易,当然也可以作为对冲风险的投资。

说到这里必须提一句,这玩意是华尔街那帮投行搞得,也算是被各大投行给玩明白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CDS就扮演了大角色,各家投行一边发行次级贷款给购房人,一边把各种贷款业务(浮动利率的应收款)打包再卖出去,并且通过一系列复杂交易在各家之间互相持有。之后CDS的敞口一度达到惊人数量,并随着房贷市场的大量违约而出现连锁反应,别忘记它的保险、对冲等作用被一轮轮放大,最终美国财政部动用纳税人的钱去救市才平息,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在那次危机中破产。

电影《大空头》中就讲述了那次危机,其中有个主角对冲基金经理麦克·贝瑞(次贷危机中有这么一位做空的真实人物),靠跟各大投行美林、摩根斯坦利、高盛等等做对手交易,看空整个美国房贷市场,赚取了巨额利润,当然之前被各大投行的人当作精神不正常嘲笑。他使用的就是类似的保险条款来做对赌(反向交易),如果房贷市场不崩、各类打包出售的次级贷产品不发生违约,他就得一直缴纳巨额保费给各家投行。

这部电影非常推荐大家看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金融学相关内容比较通俗。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美国,太过复杂的金融市场,并非我们这次提到的国内的CDS,我们的金融监管力度更大,而且更简单。

重塑信用

为什么房企发债,即使有监管机构的认可,仍然需要“买保险”呢?当下的房企信用是个什么成色大家也都明白,即使是其中的好学生也不行,毕竟之前倒下的也不是“差生”。对应市场的担心,这种债务也需要信用背书,于是CDS就登场了。

三家被选出来的民营房企,代表的是一种融资困境,这种发债方式也是为其他企业趟路,无论是用于企业的再融资偿付到期债务,还是用于收购优质项目(主要来自暴雷的房企),都需要重塑企业的信用。

相比于去年对地产领域的去杠杆、紧信用趋势,今年显然在转向提供资金,房企的接连倒下直接冲击了市场对房地产开发的信心。我们无法回避过去十几年持续放水、通胀下的楼市,其金融属性、投资价值已经深入人心,即使是纯粹的刚需购房者都在分析自己看的区域房价是不是会涨,而不是首先考虑房子适不适合居住。

当信用出现危机,“信用违约互换”是跟谁去交换呢?危机如同雪崩,我们总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最该承担责任的不是处的降水量压力么。在回归市场的同时,减少普通人的经济压力和企业的债务压力,成本压力,经济才会慢慢康复,始终是我强调的真正有效措施。

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