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全市新建改扩建22所公办中小学校

惠州日报  2015-02-04 09:57

[摘要] 3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5年度的十件民生实事,涉及底线民生、教育、医疗、文体、住房、交通、生态、法律服务等方方面面,包括61项具体实事,为全市人民描绘了“惠民更给力”的美好蓝图。

全市新建改扩建22所公办中小学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投入86.5亿元办好底线民生教育医疗卫生等十件61项民生实事

去年秋季开始招生的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去年秋季开始招生的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资料图片

城乡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482元提高到550元;改扩建、新建22所中小学校,新增学位17845个;全年将完成120个自然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160套……昨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5年度的十件民生实事,涉及底线民生、教育、医疗、文体、住房、交通、生态、法律服务等方方面面,包括61项具体实事,为全市人民描绘了“惠民更给力”的美好蓝图。据了解,今年十件民生实事的总投入为86.5亿元。

加大底线民生保障力度

城乡低保提高至每人每月550元

【报告摘要】城乡低生活保障标准从482元/人/月提高到550元/人/月;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不低于900元/人/月。

■现状低保标准与居民消费水平挂钩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市出台各种保民生底线政策,让困难群体生活得到保障。我市一直将低保标准的设定与社会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紧密挂钩,这样才能保持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不打折。

■百姓声音低保标准要保持每年有提升

市民彭洪波说,低生活保障是兜起城乡困难居民生活的后一张保障网,是决定城市幸福感的那块 “短板”,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风向标。他认为,低保标准要保持每年提升,只有不断提升低保标准才能进一步保障低保对象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更好地共享惠民发展成果。

■部门措施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

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早在2008年我市就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了低保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确保了我市低保对象生活水平连年提升。2015年,我市将进一步提高低保标准、补差水平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50元,农村五保对象人均供养标准不低于每人每月900元。落实好孤儿和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孤儿和城镇“三无”人员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290元和1400元。

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今年新增中小学校学位近1.8万个

【报告摘要】改扩建、新建22所中小学校,新增学位17845个。

■现状

2014年增加公办中小学位18322个

去年初,我市启动《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2016年)》的制定与实施。2014年,全市新建了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南坛小学鼎峰分校、市第二十六小学、市小学白鹭湖分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大亚湾西区第三小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州大亚湾小学、仲恺惠环中心小学,改、扩、新建公办中小学校20间,增加学位18322个。不过,部分学校“大班额”问题依然存在。

■代表委员声音建学校相关配套要跟上

市人大代表陈平表示,新建学校、增加学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必须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如建好相关配套设施,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完善学校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等。

市政协委员林宽认为,民办教育也是我市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市外来务工人员众多,政府不仅要关注公办学校的建设,还要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民办教育,将民办教育做强做大。

■部门措施未来2~3年增加学位6.5万个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改善“大班额”问题,在未来2~3年,全市还计划新建33所中小学,改扩建52所中小学,预计增加学位约6.5万个。其中2015年,全市新建和改扩建22所公办中小学校,新增学位17845个。比如市区中心区2015年将新建市第二十五小学等4所学校。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全市孕产妇产前地贫初筛率75%

【报告摘要】全市孕产妇产前地中海贫血初筛率(血常规)达75%。

■现状

2014年发现重度地贫57例

2014年,我市免费为本市户籍孕妇提供地中海贫血筛查及诊断服务。全市共90315名孕妇进行了地贫筛查,初筛率达95.38%,其中发现重度地贫57例,成功干预57例重度地贫儿的出生。

■代表委员声音群众地贫防控意识相对薄弱

市政协委员王鑫认为,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有效地降低了地贫儿的出生。但是群众的防控意识相对薄弱,主动接受地中海贫血筛查及诊断服务的依然占少数。她建议,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扩大防控范围,特别是对边远山区人群的防控。

■部门措施完善地贫防控三级网络建设

市卫计局负责人表示,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我市将完善地贫防控三级网络建设,加强督导和人员培训,加大宣传,提高群众对地贫防控重要性的认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大限度降低重度地贫儿的出生率。

缓解困难群体生活压力

建立四级精神疾病防治康复服务网

【报告摘要】按50元/人/月标准为全市贫困精神病人免费发药,对肇事肇祸贫困精神病人按1600元/人/月标准提供免费住院治疗服务。

■现状两年投入3000万元关爱资金

2013~2014年,市、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3020.4万元作为重性精

神疾病患者免费发药和免费住院治疗补助专项资金。截至2014年12月,累计为12575人次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提供抗精神疾病治疗药物,为1020人次肇事肇祸及家庭贫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免费住院服务。

■百姓声音希望加大对贫困精神病人投入

小林是一名医务志愿者,工作之余,他和同事们进村入户,为贫困精神病人上门免费就诊。他了解到,有一些病人因为家庭贫困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他呼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贫困精神病人的投入,让他们病有所医,病有所治。

■部门措施

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

市卫计局负责人表示,2015年将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以市级精防技术机构为龙头、县(区)慢病站为主导、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村(站)医主动参与的四级精神疾病防治康复服务网络,覆盖城乡的四级精防技术服务网络。将继续采取“医保统筹、财政兜底”的结算模式,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一千多万元作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发药和免费住院治疗补助专项资金。

加强文化体育服务

今年完成120个自然村健身工程

【报告摘要】创建2个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完成120个自然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现状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全覆盖

目前,惠州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本格局,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达标率综合排名第6位。

近年来,我市通过扎实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的体育设施。去年一年,我市共完成6个乡镇和90个自然村的农民健身工程。

■代表委员声音希望建设个性化文化基础设施

市人大代表邓庆宁认为,惠州既要加大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挖掘,将文化元素转变成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创意产品;也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的受众,增设一些个性化的文化基础设施。

市政协委员姚立锋认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越往基层面越广、难度越高。他建议,根据各自然村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由易到难、分类逐步推进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工作格局。

■部门措施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据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惠阳区力争创建成为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龙门农民画特色文化惠民建设项目力争创建成为首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市体育局有关方面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2014年底,我市已实现农民健身工程在全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全覆盖,自然村将是今后农民健身工程的建设重点。今年确保完成120个自然村的农民健身工程建设,未来还将逐年推进。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今年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160套

【报告摘要】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160套,新增低收入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930户。

■现状

1154户家庭春节前入住公租房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仅去年进行的惠城区第四批公租房分配,就有1433户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进入选房程序,终1154户家庭选中新房,并将于春节前逐步搬入新家。

■代表委员声音建议加强公租房后续管理

市人大代表王健华建议我市进一步加大公租房后续管理工作,严防承租人以私下转租等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确保公租房切实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市政协委员李晓虎建议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群众加建更多不同户型、不同面积的公租房,满足不同群众对居住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凸显公租房的惠民成效。

■部门举措计划大幅提高两房户型比例

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市计划大幅提高两房户型的建设比例。新增低收入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930户的任务,也计划分配到仲恺、博罗、惠东、龙门四县(区)予以推进。补贴标准,由各县区自行制定。

改善公共交通条件

计划今年新增调整公交线路10条

【报告摘要】完善公交机制体制,优化公交运营环境,体现公交公益属性;升级改造惠城中心区40座公交站点。

■现状

212座公交候车亭可数字报站

设置数字报站功能是我市升级改造公交候车亭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以来,我市交通部门通过优化站点设计、数字报站等方式,对80座公交候车亭、150个简易站牌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市区已经建成232座公交候车亭和250座灯箱式站亭,其中212座公交候车亭具有数字报站功能。

■市民声音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

市民程诚说,建议政府大力发展

公共交通,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保障市民出行。

“公共交通系统应该提倡节能环保。”市民李彬彬建议,我市应增加新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的比例,减少尾气排放,更好地保护环境。

■部门措施

升级改造惠城中心区公交站亭40座

记者从市交通管理总站获悉,今年,交管总站将以我市创建广东省首批公共交通示范城市为契机,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及辖区站亭设置,着力改善乘候车环境。一方面,不断优化线路设置,提升公交通达深度,消除公交服务盲点,计划今年新增、调整公交线路10条,投放运力134辆。另一方面,为改善市民候车环境,今年计划升级改造惠城中心区公交站亭40座。

 

加强生态工程建设

计划今年底前淘汰全部黄标车

【报告摘要】新建和升级改造垃圾转运站各5座;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

■现状

去年淘汰黄标车老旧车2.6万辆

目前,全市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6座,镇级垃圾转运站98座,垃圾收集点2万多个,配备垃圾专用压缩车辆152台,农村垃圾收运车辆3000多台,实现了“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镇一辆、一村一点”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范围扩大到非营运类黄标车,去年共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2.6万多辆。全市机动车环保检测率达80%以上。

■代表委员声音加强生态建设还任重道远

市人大代表林新权说,空气质量下降,黄标车有很大“贡献”。加强生态建设,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加大力度抓黄标车淘汰工作,既符合惠州适应新常态、“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布局,又体现了以人为本、为百姓健康着想的理念。

市政协委员肖世勇认为,惠州的空气质量不错,但加强生态建设还任重道远。加大从对黄标车淘汰的力度,可以让惠州生态更上一层楼。

■部门措施今年建设森林村庄60个

市环卫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我市将开展 “美丽乡村·清水治污”、“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50座以上,建设森林村庄60个。创建生态乡镇15个、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县区2个、生态乡镇6个。

记者从市环保部门了解到,我市将逐积极实施黄标车淘汰补贴工作,确保2015年底前实现淘汰全部黄标车的目标。

推进福利惠民建设

市福利服务中心一期上半年开放

【报告摘要】推进残疾人托养抚养服务基地二期和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二期工程建设;为全市101所中学以上学校食堂安装“阳光厨房”视频监控系统。

■现状

残疾人仍然就业难

据市残联统计,目前全市21万余名各类残疾人中,属于智力以及重度残疾的有7.2万余人,约占残疾人总数的34%。这部分残疾人由于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无法正常就业。

食品安全是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目前对(学校)集体食堂的监管主要采取日常巡查方式,监管手段单一、滞后,难于发现问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代表委员声音学校食堂监管措施关键在落实

市人大代表李文容认为,构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屏障需要建立强有力的长效监管机制。目前我市已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工作方案举措,关键在于方案和措施的落实。

■部门措施

市福利服务中心二期预计下月动工

市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市残疾人托养抚养服务基地建设一期工程基本竣工。二期工程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近期可实施动工建设。市民政局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一期工程争取今年上半年对社会开放,到年底入住率预计达到80%。二期工程预计今年3月动工。

记者了解到,2015年我市计划在市直所有学校和各县(区)县城中心区所有就餐人数在5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共101家)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学校食堂粗加工间、精加工间、烹调间等食品加工操作关键区域的实时监控。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

搭建全方位便民服务平台

【报告摘要】按每村(社区)不低于10000元/年的标准对法制副主任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予以补助,推动农村(社区)法制建设。

■现状五项服务工程向基层延伸

我市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法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 “五项服务工程”向基层和基本民生领域延伸,取得初步成效。

■代表委员声音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公民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公共法律服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供给不均衡。”市人大代表刘湖森说,我市将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列为今年十件民生实事既合时宜也很必要。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具有覆盖广泛性、惠及普遍性、法治意识渗透性。”市政协委员蒋枞说,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可使大量社会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部门措施逐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我市司法部门将积极推进“五项服务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法制宣传育民服务工程,搭建覆盖面更广、实效性更强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平台;法律服务便民服务工程,引导全市执业律师积极加入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法律援助惠民服务工程,搭建全方位多渠道便民服务平台;推进人民调解和民服务工程,建立诉前联调、仲裁调解、人民调解等多种调解主体协同联动机制;帮矫“两类人群”安民服务工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统筹 本报记者潘高耸 采写 本报记者张 斐 郑国瑞 付巨晗 龚 妍 刘 挺 戴 建 李芳娟黄秀霞 潘高耸 通讯员汪金牛 蔡思波 刘 勇 许 魁 张思勇 王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惠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